前言:高砂鋸算是彰化八卦山的名產之一,身為彰化人的我,不好好介紹一下就有失當地主之理了。
一 簡介
高砂鋸鍬形蟲(Prosopocoilus motschulskii)分佈於中北部低海拔300公尺山區和靠海的海岸林,中部以彰化為著名產地。公蟲大顎有數種變化,體型愈大的個體大顎往往呈弧形往內、往下彎曲,算是外型十分具有特色的鍬形蟲。他的遠房親戚以日本產奄美鋸為最大,體長可達79mm的最大,奄美鋸算是日本的國民蟲。高砂鋸活動月份約在每年4-9月, 體長:♂25-62 mm♀25-35 mm,成蟲喜愛聚集在烏臼樹幹取食樹汁。
二 生命週期
一齡蟲:以一般朽木或木屑飼養,長成期一般約30天。
二齡蟲:長成期一般約45天。
三齡蟲:長成期一般約需200天,最短不到90天,最久可達600天以上。
前 蛹:一般需約19天。
蛹 期:一般需約18天。
蟄 伏:一般需約21天,不含越冬型。
成 蟲:雌蟲約佔6成,其壽命也較長約12天,整體最長約110天,產卵中雌蟲一般約
45天內掛點。
三 幼蟲飼育
本種喜愛較腐朽的木屑,建議使用高發酵木屑飼育,不適合使用菌絲瓶,沉醉兜鍬一文有說明主要原因為菌絲瓶裡的木屑只被一種菌類朽化,野外的高砂鋸則都是取食較多菌種宿化的朽木,幼蟲飼育溫度則控制在23~30度C,不需冰箱或冷房也可以養幼蟲。
四 產房布置
高砂鋸產房比較不像扁鍬,母蟲體型較厚,大顎也不如扁鍬有力,也就是喜愛軟或中軟的產卵木,太硬的木頭母蟲咬不動並不適合,一般產箱底部鋪上10公分的高發酵木屑,木屑濕度可以比扁鍬產房微濕,木屑壓實後再放置泡水陰乾過的軟產卵木,最後再用高發酵木屑覆蓋產卵木,只讓產卵木些為露出即可,表面再放置防母蟲翻倒的樹皮及果凍。母蟲投產後1.5個月後取出,。
五 飼育紀錄
2013/11/10 以發酵木屑飼養10隻一齡幼蟲
2013/11/30 置入微粒子+發酵木屑飼養(1:1)飼養
2014/03/01第一次換木屑(微粒子+發酵木屑飼養)公蟲約9g重
2014/04/26 公母蟲皆以化蛹,可能是感受到天氣熱而開始進入羽化之路。
2014/05/10 開挖一個菌瓶,是隻小公蟲,發現高砂鋸蛹室非常大,約體長3~4倍。浪費體力做這麼大的蛹室,有點怪。其他同伴也是如此,此次菌瓶養的蟲並沒有比較大,所以建議發酵木屑即可。
2014/06/01 開挖全部幼蟲罐,得六公三母,另一公 蟲化蛹時死亡。這九隻蟲才從蛹室倒出,一看到對方就開始交配起來,不過都被我阻止了,害我一時手忙腳亂,還真是猴急的蟲阿。
以下是成蟲圖
這群蟲最大才51mm,看來需要多加油才能養出大蟲。
完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