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前言:高砂熊蟬分布於臺灣低海拔地區,小時候常在大型龍眼樹上可看見為數百隻以上的熊蟬一起鳴叫,地上則是一片溼溼的(熊蟬尿尿)。這次爬山意外撿到一隻若禪,就帶回家給小孩觀看羽化過程。
一 前言
一般蟬的若蟲不羽化是不會從土裡鑽出來,所以野外採集到的若蟲都會在當天羽化,蟬的羽化過程至少要經歷7~8小時,所以若蟲都會在黃昏時鑽出土裡,並在漫漫長夜完成羽化,不然很容易被天敵吃掉。當然也有些粗心的若蟲,也會誤以為雨天昏暗的時刻,當成黃昏而出來羽化。
二 脫殼
當若蟲背部發生類似撲滿開口的裂痕,即表示開始進入脫殼過程,從這開始是他最脆弱的時候,請不要碰觸他,不然容易羽化失敗變成殘障。
脫殼過程若蟲會過陣陣的震動慢慢的從頭開始露出
此時我都稱他處於鬥牛型態
接下來頭部開始露出
接下來牠會倒掛金鐘5~6分鐘,很神奇六隻腳都懸空也不會掉下來(看到了嗎,是隻母蟲)
接下來牠會身體往上並攀附在蟬蛻上,準備伸展翅膀
翅膀開始長長並變透明化,左右翅膀伸展速度不一樣是正常
終於伸展完畢(下圖)
完成合翅的動作,翅膀總算順利完成,最後就是等身體硬化即變黑,明早就是一隻成蟲
分享另一隻公熊蟬羽化圖
雖然在人工環境下,容易因沒照顧好而羽化失敗,在野外的環境,也常見一些羽化失敗的狀況,一切順其自然吧。
完~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